她是个长相甜美的女孩,微笑时特别迷人。如果不穿上白大褂,你很难猜到她所学的专业——医学。
八年前,从台湾独自来大陆求学;如今,已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努力奋进的实习女医生,时间见证着她的蜕变。
她,就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刘珍如,目前是南京医科大学研三的学生。
堂哥和我,是南京医科大学校友
2013年前,刘珍如一直生活在台湾台中。之所以选择来南京学医,刘珍如道出原委:因为家族里许多哥哥姐姐都是医生,所以,她从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非常憧憬,一心想圆“医生梦”;至于来南京,则因自己的堂哥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,目前在深圳工作,发展得不错。
“堂哥得知我想要报考大陆的医学类院校时,他便现身说法,极力推荐我上他的母校——南京医科大学。”当时刘珍如对这所院校不太了解,也犹豫过。平时习惯独立思考的她,开始在网上搜索南医大的相关信息。“随着了解深入,我完全对这所大学动了心。南医大不仅在全国医学类院校中排名靠前,而且校园文化氛围也是我想要的。”当然,刘珍如也坦言,地理位置坐落在南京,也是她选择南医大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2013年下半年,刘珍如凭借优异的成绩,顺利通过了面向港澳台生的特招考试,如愿考进了南京医科大学。读完医学本科的她,不想就此给自己的学业画上句号,于是她又奋力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。2018年9月,她成了南医大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随后就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,师从该院皮肤科专家王大光。
刘珍如说,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是皮肤外科,平常除了跟着王大光导师一起上门诊,也会担任助手跟导师一起上手术。在她心目中,导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好医生。导师平时加班是常态,遇到连续多台手术,更是要很晚才能下班,但她从来没有听到导师抱怨过。对于这一点,刘珍如十分敬佩,她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好医生。
2021年春节,第一次在南京过年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,寒假回台湾陪父母的刘珍如,还没等假期结束,就匆匆踏上了返回大陆的旅途。
刘珍如说,当时她很担心两岸航班会因疫情原因而暂停,导致自己学业中断。她把准备提前回南京的想法与父母沟通后,父母却建议她缓一缓再说。
事隔一年,刘珍如依稀还记得当时的场景。母亲攥着她的手说:“大陆的疫情情况不明,医院又是高危场所,你这个时候回去,怎么让我不担心呢?”刘珍如一边做母亲的思想工作,一边又从南京的同学、朋友那里多方了解情况,得知南京的疫情防控措施科学有效,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刘珍如火速买了飞机票赶了回来。
果不其然,刘珍如回到南京两天后,两岸航班就暂时中断了。
去年冬天,根据出入境健康管理措施,两岸人员往返均需实行集中隔离观察。刘珍如算了一笔账,往返两地集中隔离加上居家隔离的时间,起码也得一个多月。为此,刘珍如决定留在南京过年。
这是刘珍如第一次在大陆过年,也是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。虽然没能和父母团聚,但好在南京还有一群台生朋友和大陆朋友,他们聚在一起吃了团圆饭,还结伴爬了紫金山,也逛了夫子庙、看了花灯,感受了一番南京的年味。
正月初四,刘珍如跟导师一起上门诊。她没有想到,春节假期来医院看病的人还是那么多,自己忙到下班连一口水都顾不得喝。在门诊结束后,她又马不停蹄地跟随导师去病房探视术后病人,观察病人的康复情况。“虽然这个春节过得很忙碌,在医院值班也很辛苦,但是我觉得很充实,也特别有意义。”刘珍如说。
我希望将来定居大陆,留在南京工作
今年夏天,刘珍如即将从南医大毕业。谈及毕业后的打算,刘珍如表示,希望从事医疗这个行业,有可能的话,还是希望可以留在南京这座城市,毕竟和南京有着长达8年的特殊感情。
对于自己未来的伴侣,她说,并不会很在意他到底来自哪个城市,无论是来自台北、上海还是南京,这都不重要,“我更希望未来的对象能够理解我的工作,尊重我的想法,在背后支持我,也希望他是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,能够一起经营家庭生活,一起打拼美好的明天。”